close
常見周圍有些不變的戲碼
A以先聲奪人姿態、哀兵政策訴說自己的不幸
指責B如何不對又如何過份
接著,其他人在不知道頭、不曉得尾的情況下仗義執言
幫A抨擊B
有的言語之間,甚至涉及人身攻擊
於是,B被不認識的人抨擊得莫名其妙
除了原先就有摩擦的A以外,B還得面對一群仗義執言、自以為有同情心的人士
試想,若自己是B呢?豈不是很冤枉?
連申訴解釋的機會都沒有,就讓一群先入為主的人給砲轟了
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喜歡人家只憑藉片面之詞、就幫忙砲轟的原因
除了A的訴苦結論,除了當事者,誰知道中間發生什麼事情?
這種情況在無遠佛屆的網路尤其嚴重
哀兵姿態的人,不見得就是弱者
楚楚可憐也不一定就是受害者
外表強勢的人,總不能就說他是惡人吧?
懂得明辨是非黑白,才是不變的道理
「同情」是人性本善的好意
但前提是,一定得用對地方
否則,也不過是淪為被利用了同情心的劊子手罷了
◎切勿任意模仿,嚴禁擅自以任何形式挪用跟轉貼
◎每一篇原創文章都是作者的心血結晶,請尊重他人智慧財產權
全站熱搜